{$cfg_webname}
主页 > 机械机电 > 机械 >

卷料纠偏装置设计(含CAD零件图装配图)

来源:56doc.com  资料编号:5D16851 资料等级:★★★★★ %E8%B5%84%E6%96%99%E7%BC%96%E5%8F%B7%EF%BC%9A5D16851
资料以网页介绍的为准,下载后不会有水印.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. 帮助
资料介绍

卷料纠偏装置设计(含CAD零件图装配图)(论文说明书14000字,CAD图纸4张)
摘  要
自动纠偏纠偏装置主要是通过侧导辊、侧导板的推动强制性地约束带钢, 用于窜带时使带材保持在机组中心上。此种纠偏形式纠偏量大, 适用于带钢较厚、运行速度较低的场合。对于带钢较薄、运行速度较高的场合则易使带材变形或使带材边部造成损伤。
自动纠偏装置是校带材正向运动中放置跑偏误差的装置,是电子校正系统的核心部件。本涉及的自动纠偏装置主要由支撑座、支撑轴、丝杠、步进减速电机及连接紧固件组成。沿轴线方向的支点摆动,带材与摆动轧辊面产生摩擦力使带材在辊面运动 ,实现带材的纠偏。纠偏是两个辊子在同一个支架中, 工作时两个辊子与支架共同沿支点进行摆动 , 实现带材的纠偏。
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改变大跨度线圈侧校正的进出口线圈,实现了位移校正。此操作是用一个或多个底座和根的旋转装置,旋转装置成为摆动支架,绕着固定或虚拟点的运动。校正装置可以提供偏差控制,我们需要帮助生产线的有效和高效的运作。如果和适当的传感器、执行器、整流元件组合,校正装置也可以提供高精度、平衡性、闭环、高动态响应的伺服系统。

关键词: 纠偏、自动控制系统、丝杠、步进电机

自动纠偏装置的工作原理
连续处理生产线上,带钢对中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:带钢位置测量传感器、控制器、执行装置、纠偏机架[3]。虽然带钢位置测量传感器类型、信号处理方式等多种多样,但其纠偏原理和控制模式基本都大同小异。即,带钢的对中纠偏是通过改变导向辊或夹送辊的轴心线来实现的。可以是由一根辊子或一组辊子组成,辊子装在旋转机架上,并绕下面固定框架上的旋转点转动,如图1 。同时,入带和出带平面垂直于机架的旋转平面,带钢以180的角度包缠于这一个或一对控制辊。机架的旋转点既在入带平面内,又在旋转平面内,且整套设备与带钢中心线对称。当机架绕旋转点旋转时,本身不能纠正人带的偏差,但可以将带钢的出带部分作横向移动,使带钢回到预定的中心位置上来。

通过电机带动丝杠螺母机构螺母带动调节棍子走直线运动。为了保证调节棍子沿着某一条直线走,将调节棍子的支承放在直线轴承上 从而使调节棍子沿直线轴承规定的方向行走。为了能实现2个方向的纠偏,将调节棍子的平衡位置设计在直线导轨的中央位置。可以通过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来实现左右2个方向的纠偏 为了能很好地、自动地实现对钢带位置的纠正在该系统中设置有钢带位置(正、偏位置)进行检测的装置—光电检测开关。控制装置,根据检测装置的信号信息,给电动机发出控制指令实现对钢带的纠偏。
 

卷料纠偏装置设计(含CAD零件图装配图)
卷料纠偏装置设计(含CAD零件图装配图)


目      录
摘要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
英文摘要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
1 自动纠偏装置的概述分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
   1.1 自动纠偏装置概述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
   1.2 自动纠偏装置的应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6
   1.3 自动纠偏装置的分类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7 
   1.4 自动纠偏装置的优缺点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8  
2 自动纠偏装置的设计与计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0
   2.1 自动纠偏装置的工作原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0
   2.2 自动纠偏装置的系统控制原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1
   2.3 钢带受力分析与计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2  
   2.4 驱动电机的选择与计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3
   2.5 轴承的选择与计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5
   2.6 丝杠的选择与计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6 
   2.7 控制系统的构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8   
3 自动纠偏装置图纸的绘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9
   3.1 自动纠偏装置主要零件图的绘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9
   3.2自动纠偏装置总装配图的绘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9
   3.3零部件图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1
4  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4
   4.1光电纠偏常见的故障及解决办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9
   4.2设计成果及问题反馈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9
5  经济性分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6
6  结论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8
7  谢辞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9
参考文献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0
 

推荐资料